故障問答
1、問:馬弗爐配年熱電偶中鉑金絲的粗細對熱的傳感有無影響?
答:沒有影響!粗細對壽命有影響,鉑金的純度對溫度的傳感準確性有影響。越粗越耐用,但價錢貴,純度越高,越精準,特別是對幾百度低溫。
2、問:紅外線測溫槍測溫會因距離遠近而影響準確性,那測溫槍的距離應該多少才能準確?
答:每支紅外線測溫槍上都有一個圖,測溫距離多長,要看被測物的大小,如槍上圖示,被測物越少,按圖就應該在所示距離內測溫,反之,就可以較長距離來測。
3、問:開啟馬弗爐時溫度不上升,如何判斷是熱電偶的問題還是溫控表的問題?在檢測好的溫控表時把熱電偶短路會顯示常溫,不短路時顯示H,是怎么回事?不是應該溫度一直升到值嗎?
答:好的熱電偶溫控表在短路熱電偶輸入端時顯示常溫,不短路時顯示“1”或“H”都是正常的,生產廠家設計思路問題。
馬弗爐不升溫,首先看溫度表,看顯示溫度就知道熱電偶是否正常接好,如顯示常溫,表明熱電偶已經接好,如果越加熱,溫度顯示越低,表明熱電偶接反了,如果顯示“1”或“H”,表示熱電偶沒接好或內部斷芯了,可拆下來用萬用表量熱電偶兩端接線柱,應該是0歐姆。否則內部芯斷了。
如果溫度表顯示正常溫度,還是不能升溫,就要看溫度表上的加熱指示燈是否亮著,如果不亮,表明設定值低過實際值,如果設定值是10℃,現在測量溫度是20℃,當然不升溫,因為你要求10℃,現在已經20℃,還升什么溫呢?如果設定值是1100℃,現在只有20℃,那么加熱指示燈一定亮著,否則就是溫度表壞了。
如果加熱燈亮著,還是不能升溫,就要檢查控制臺內部線路,以及各個繼電器,可控硅,調壓器,等等。如果控制臺也沒有問題,那就是爐體的問題,爐體的硅碳棒斷了或者線路沒接好。
4、普通的恒溫干燥箱額定溫度都在300℃,若加大發熱絲功率,可以定制500℃的干燥箱嗎?
答:道理上是可以的,但要考濾好兩個問題,是內膽的材質,300℃一般是鐵皮+油漆,油漆的附著力已經不理想了,用了一段時間會掉漆,如果再加大至500℃,那就更嚴重了。第二個問題是保溫,500℃的烘箱保溫要加強,否則散熱更加利害,會傷害人手,還會增加能耗,很劃不來,所以辦法是用不銹鋼內膽再加強保溫,但成本會上升很多,加大發熱絲功率反而增加的成本很小。
5、問:電動攪拌機標準50-1400轉/分,是否就是它的轉速?
答:是的,轉速就是轉得快與慢,以每分鐘轉多少圈來衡量轉速,轉得快,攪拌效果會更好,但前提要考慮馬達的功率,我們可以做個小實驗,用電子秒表,把攪拌機調速旋扭調到慢,然后計時開始,數一二三四......,一分鐘后計時結束,看看它是否轉了50圈。
6、問:高溫墊板是什么材質的?為什么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變形?
答:目前我們華洋銷售的大部分是不銹鋼材質,主要成份是鎳和鉻,如果在鎳上偷工減料,耐高溫性能就會下降,容易變形。另外,同一種材質,越薄的板就越容易變形。有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來對比兩塊高溫墊板的厚薄或者材料多少,因為打了孔而且折了邊,當然要同樣的尺寸(如300X300),就是用電子稱來稱,重量大的表明材料足,但這個方法不能對鎳或者鉻的比例進行分析,要知道不銹鋼含鎳多少?含鉻多少?是要用另外的分析方法的。
7、問:針入式密度儀可以測硬物,紡織類也可以嗎?
答:不可以。針入度儀其實測量的對象范圍很小,只針對陶瓷磚坯這類東西,針插得越深,證明陶瓷粉料壓成的磚坯密度較低,針插入得越淺,證明磚坯密度較大,僅此而矣。紡織類也應該測硬度,因為紡織品越軟,人的舒適性會越強。但不能用針入度儀,不在那個范圍,肯定針針見底,應該用橡膠硬度計,而且是測海綿那個型號。
8、問:馬弗爐的夾具鋁片頻繁使用氧化特別快,嚴重還會斷掉,能否在鋁片處作出改善?如加厚鋁片什么的?
答:加厚是一種改善方法,但重要的是要接觸良好,用鋁?。ㄉ虉鲇匈u,燒烤用)先把硅碳棒包好再上鋁夾,這樣效果會好很多。
9、問:有時候用電動液壓制樣機打餅,會出現分層的現象,是什么原因?
答: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模具沒有排氣孔,在打餅加壓時,如果速度較快,就會出現分層現象。
10、問:HY-008馬弗爐新換了硅碳棒,但是電流值只有13左右,電流上升不去,但是可以調小,所以溫度上升不到1200℃,是什么原因電流調不大呢?
答:只有三個原因,是調壓模塊質量有問題,所以電流調不大,但這個原因很少很少出現。第二個原因是接硅碳棒沒有接好,夾子與硅碳棒頭都是硬物,硬物與硬物接觸,容易接觸不良,接觸不良,電流就調不大,但這種情況也不常見,因為是換了全部全新硅碳棒,辦法是包一層鋁箔,再用夾子夾緊,這樣就會克服硬碰硬的接觸不良的問題,而且夾子非常耐用,不會被燒黑。第三原因是主要原因,就是新硅碳棒質量不良,即電阻過大,即被偷工減料放少了硅碳。如果每支硅碳棒是3Ω電阻,按照出廠接法,總電阻是3Ω÷4+3Ω÷4=1.5Ω,電流可以調到220V÷1.5Ω≈146A,不可能只能調到13A的。如果只能調到13A,那么電阻R===17Ω,這是不可能的,不可能是新硅碳棒。
11、問:一般電子稱在稱重后清空稱臺面,顯示不能歸零,要再按去皮鍵才能歸零,是什么原因?
答:原因一:稱盤與稱體外殼有刮碰。稱重部件,包括稱盤、稱架、傳感器,都是“活動自由”的,不能與其它東西有接觸刮碰。原因二:傳感器底部有異物,或者有刮碰。原因三:傳感器固定螺絲或傳感器與稱重支架之間的螺絲有松動。原因四:線路板上A/D轉換部分的電阻或電容等零件有問題。原因五:傳感器老化。
12、問:熱電偶中白金絲粗細對熱的傳感有無影響?通常S型的熱電偶都是一條白金絲,如果加大使用成本換成兩條白金絲會不會更耐用?
答:無影響。粗細影響壽命,而白金的含量對熱的傳感就有影響。S型熱電偶兩條都是白金,不是一條,但一條是鉑銠,比另一條白金絲還要貴重一點。想耐用,就是用絲徑是0.35mm的企業標準熱電偶,或者用0.5mm的國標熱電偶,大家可以算一算直徑從0.2mm提高到0.35mm價錢會貴多少?πr2×h =體積,體積與重量的關系,重量/體積。
13、問:日用陶瓷(帶釉)的吸水率能用華洋吸水率測嗎?
答:是可以的。日用陶瓷,如飯碗,有個品種叫“骨瓷”,我們家買過,是白色的,我經常貪方便,把茶倒在碗里喝,幾年之后,把經常用的碗與未用過的碗比較,就發現經常用的碗較黑一點,新買回來時都是非常白的,這就是吸水率問題,吸水率越高,吸附臟物的能力越強,而且吸附了以后,臟物再也出不來了,日用陶瓷廠如果提高質量,必須要進行吸水率檢測,在以往歷史銷售記錄中,也有一些日用陶瓷廠、衛浴潔具廠購買過華洋吸水率,但在日用瓷行業,是整只碗、碟放入吸水率儀器來測試還是打爛它放入去測試,這個問題有待考研,因為整個放入,由于表面底面均有釉,吸水率測試結果低一些,如果打爛來測,會高一些。
14、問:熱電偶中鉑金絲的粗細對熱的傳感有無影響?
答:熱電偶中鉑金絲的粗細對壽命有影響,鉑金的純度對溫度的傳感準確性有影響。越粗越耐用,但價錢貴,純度越高,越精準,特別是對幾百度低溫。
15、問:測溫槍測溫會因距離遠近而影響準確性,那測溫槍的距離應該多少才能準確?
答:每支測溫槍上都有一個圖,測溫距離多長,要看被測物的大小,如槍上圖示,被測物越少,按圖就應該在所示距離內測溫,反之,就可以較長距離來測。
3、問:開啟馬弗爐時溫度不上升,如何判斷是熱電偶的問題還是溫控表的問題?在檢測好的溫控表時把熱電偶短路會顯示常溫,不短路時顯示H,是怎么回事?不是應該溫度一直升到值嗎?
答:好的熱電偶溫控表在短路熱電偶輸入端時顯示常溫,不短路時顯示“1”或“H”都是正常的,生產廠家設計思路問題。
馬弗爐不升溫,首先看溫度表,看顯示溫度就知道熱電偶是否正常接好,如顯示常溫,表明熱電偶已經接好,如果越加熱,溫度顯示越低,表明熱電偶接反了,如果顯示“1”或“H”,表示熱電偶沒接好或內部斷芯了,可拆下來用萬用表量熱電偶兩端接線柱,應該是0歐姆。否則內部芯斷了。
如果溫度表顯示正常溫度,還是不能升溫,就要看溫度表上的加熱指示燈是否亮著,如果不亮,表明設定值低過實際值,如果設定值是10℃,現在測量溫度是20℃,當然不升溫,因為你要求10℃,現在已經20℃,還升什么溫呢?如果設定值是1100℃,現在只有20℃,那么加熱指示燈一定亮著,否則就是溫度表壞了。
如果加熱燈亮著,還是不能升溫,就要檢查控制臺內部線路,以及各個繼電器,可控硅,調壓器,等等。如果控制臺也沒有問題,那就是爐體的問題,爐體的硅碳棒斷了或者線路沒接好。
4、普通的恒溫干燥箱額定溫度都在300℃,若加大發熱絲功率,可以定制500℃的干燥箱嗎?
答:道理上是可以的,但要考濾好兩個問題,是內膽的材質,300℃一般是鐵皮+油漆,油漆的附著力已經不理想了,用了一段時間會掉漆,如果再加大至500℃,那就更嚴重了。第二個問題是保溫,500℃的烘箱保溫要加強,否則散熱更加利害,會傷害人手,還會增加能耗,很劃不來,所以的辦法是用不銹鋼內膽再加強保溫,但成本會上升很多,加大發熱絲功率反而增加的成本很小。
5、問:電動攪拌機標準50-1400轉/分,是否就是它的轉速?
答:是的,轉速就是轉得快與慢,以每分鐘轉多少圈來衡量轉速,轉得快,攪拌效果會更好,但前提要考慮馬達的功率,我們可以做個小實驗,用電子秒表,把攪拌機調速旋扭調到慢,然后計時開始,數一二三四......,一分鐘后計時結束,看看它是否轉了50圈。
6、問:高溫墊板是什么材質的?為什么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變形?
答:目前我們華洋銷售的大部分是不銹鋼材質,主要成份是鎳和鉻,如果在鎳上偷工減料,耐高溫性能就會下降,容易變形。另外,同一種材質,越薄的板就越容易變形。有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來對比兩塊高溫墊板的厚薄或者材料多少,因為打了孔而且折了邊,當然要同樣的尺寸(如300X300),就是用電子稱來稱,重量大的表明材料足,但這個方法不能對鎳或者鉻的比例進行分析,要知道不銹鋼含鎳多少?含鉻多少?是要用另外的分析方法的。
7、問:針入式密度儀可以測硬物,紡織類也可以嗎?
答:不可以。針入度儀其實測量的對象范圍很小,只針對陶瓷磚坯這類東西,針插得越深,證明陶瓷粉料壓成的磚坯密度較低,針插入得越淺,證明磚坯密度較大,僅此而矣。紡織類也應該測硬度,因為紡織品越軟,人的舒適性會越強。但不能用針入度儀,不在那個范圍,肯定針針見底,應該用橡膠硬度計,而且是測海綿那個型號。
8、問:馬弗爐的夾具鋁片頻繁使用氧化特別快,嚴重還會斷掉,能否在鋁片處作出改善?如加厚鋁片什么的?
答:加厚是一種改善方法,但重要的是要接觸良好,用鋁?。ㄉ虉鲇匈u,燒烤用)先把硅碳棒包好再上鋁夾,這樣效果會好很多。
9、問:有時候用電動液壓制樣機打餅,會出現分層的現象,是什么原因?
答: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模具沒有排氣孔,在打餅加壓時,如果速度較快,就會出現分層現象。
10、問:HY-008馬弗爐新換了硅碳棒,但是電流值只有13左右,電流上升不去,但是可以調小,所以溫度上升不到1200℃,是什么原因電流調不大呢?
答:只有三個原因,是調壓模塊質量有問題,所以電流調不大,但這個原因很少很少出現。第二個原因是接硅碳棒沒有接好,夾子與硅碳棒頭都是硬物,硬物與硬物接觸,容易接觸不良,接觸不良,電流就調不大,但這種情況也不常見,因為是換了全部全新硅碳棒,辦法是包一層鋁箔,再用夾子夾緊,這樣就會克服硬碰硬的接觸不良的問題,而且夾子非常耐用,不會被燒黑。第三原因是主要原因,就是新硅碳棒質量不良,即電阻過大,即被偷工減料放少了硅碳。如果每支硅碳棒是3Ω電阻,按照出廠接法,總電阻是3Ω÷4+3Ω÷4=1.5Ω,電流可以調到220V÷1.5Ω≈146A,不可能只能調到13A的。如果只能調到13A,那么電阻R===17Ω,這是不可能的,不可能是新硅碳棒。
11、問:一般電子稱在稱重后清空稱臺面,顯示不能歸零,要再按去皮鍵才能歸零,是什么原因?
答:原因一:稱盤與稱體外殼有刮碰。稱重部件,包括稱盤、稱架、傳感器,都是“活動自由”的,不能與其它東西有接觸刮碰。原因二:傳感器底部有異物,或者有刮碰。原因三:傳感器固定螺絲或傳感器與稱重支架之間的螺絲有松動。原因四:線路板上A/D轉換部分的電阻或電容等零件有問題。原因五:傳感器老化。
12、問:熱電偶中白金絲粗細對熱的傳感有無影響?通常S型的熱電偶都是一條白金絲,如果加大使用成本換成兩條白金絲會不會更耐用?
答:無影響。粗細影響壽命,而白金的含量對熱的傳感就有影響。S型熱電偶兩條都是白金,不是一條,但一條是鉑銠,比另一條白金絲還要貴重一點。想耐用,就是用絲徑是0.35mm的企業標準熱電偶,或者用0.5mm的國標熱電偶,大家可以算一算直徑從0.2mm提高到0.35mm價錢會貴多少?πr2×h =體積,體積與重量的關系,重量/體積。
13、問:日用陶瓷(帶釉)的吸水率能用華洋吸水率測嗎?
答:是可以的。日用陶瓷,如飯碗,有個品種叫“骨瓷”,我們家買過,是白色的,我經常貪方便,把茶倒在碗里喝,幾年之后,把經常用的碗與未用過的碗比較,就發現經常用的碗較黑一點,新買回來時都是非常白的,這就是吸水率問題,吸水率越高,吸附臟物的能力越強,而且吸附了以后,臟物再也出不來了,日用陶瓷廠如果提高質量,必須要進行吸水率檢測,在以往歷史銷售記錄中,也有一些日用陶瓷廠、衛浴潔具廠購買過華洋吸水率,但在日用瓷行業,是整只碗、碟放入吸水率儀器來測試還是打爛它放入去測試,這個問題有待考研,因為整個放入,由于表面底面均有釉,吸水率測試結果低一些,如果打爛來測,會高一些。
14、問:熱電偶中鉑金絲的粗細對熱的傳感有無影響?
答:熱電偶中鉑金絲的粗細對壽命有影響,鉑金的純度對溫度的傳感準確性有影響。越粗越耐用,但價錢貴,純度越高,越精準,特別是對幾百度低溫。
15、問:測溫槍測溫會因距離遠近而影響準確性,那測溫槍的距離應該多少才能準確?
答:每支測溫槍上都有一個圖,測溫距離多長,要看被測物的大小,如槍上圖示,被測物越少,按圖就應該在所示距離內測溫,反之,就可以較長距離來測。